近期,媒體平臺發布了《防疫新冠肺炎|物業滿意度調查》問卷,我們根據數據分析,報道了抗疫期間長沙各大小區及物業企業防疫行動措施與工作亮點,數據顯示有近半業主給小區防疫打了滿分。
截至3月8日,根據新一波的問卷調查數據,我們發現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長沙市也有多個小區物業被業主打差評。
特殊時期,平日里業主不容易看見的服務質量被重視,平日里物業公司可能忽視的細節也被“放大”,應急處理能力、物業服務質量,在疫情期間充分體現。
此外,瀟湘晨報還將以“凝聚你我力量”為主題打造2020年“3·15”長沙樓市誠信品牌榜,開通多種投訴渠道,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行為。
長沙多個小區物業被業主打差評
通過自媒體平臺發起了“防范疫情,你給物業打幾分”長沙物業滿意度調查,截至3月8日共計收集到有效反饋問卷7470份。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能明顯感受到,表現好的物業不論是應對舉措、響應時間、服務態度還是管理水平和差的物業相比猶如云泥之別。
調查數據顯示,長沙市多個小區被很多打了低分。如北辰中央公園、珠江花城、珠江東方明珠等小區物業被很多業主吐槽,評價頗低。不滿意原因主要包括:物業不作為,服務意識淡薄,管理不規范;沒有主動防疫意識,防疫工作流于表面,對業主信息掌控不到位,媒體公布小區有確診病例物業還不知情;信息披露不及時,特別是對于確診病例信息不透明;小區消殺工作、人員車輛管控等防疫基礎工作不到位等。
長沙市珠江酈城小區多位業主反映,“物業前期對防疫不重視,管理不到位,某物業工作人員甚至在朋友圈講出疫情管理不是物業合同約定義務的話。直到整個珠江有9例感染,2月7號前后才從嚴管理。服務與物業費不匹配。”
長沙市北辰中央公園多位業主反映,“小區防疫不到位,物業也不主動告知。不公開不透明,業主完全不知情,問物業也是一問三不知,要不就不回信息,最后是社區要求下才開始封閉小區。”
長沙市梅溪鑫苑名家多位業主稱,“物業防疫流于形式主義,比如,2月份電梯消殺記錄表格就登記到了3月3號。”
長沙市中交中央公園業主表示,“小區感染病例信息不透明,初期未見有效管控措施,后期才進行體溫檢查,登記進入。”
長沙世茂鉑翠灣二期業主反饋,“管控流于形式,對業主隱瞞病例,保安形同虛設。”長沙市熙岸小區業主說,“防疫期間居然還有搞裝修的,不知道是怎么進入小區的,晚上9-11點都還在敲墻。”
衡陽市沐林美郡業主反映,“小區防疫做的很差,連基本的封閉式管理都是喊口號,做不到。進入小區也沒有測量體溫,非常不滿意!”
讓業主滿意和認可是物業服務的核心。在此,我們希望各個物業主體對照檢查、履職盡責,切實擔當起疫情期間業主健康守護人的角色。
協會:
建議表彰和獎勵疫情防控過程中表現突出的企業
此次防疫行動,為優質物業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機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住宅、社區成為了重要的活動單元。社區和物業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也被賦予重任,成為一道與小區外界隔絕的重要“屏障”。
根據長沙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長沙市確診病例涉及小區或場所名單”,上述被業主打差評的北辰中央公園、珠江花城、世茂鉑翠灣二期等小區均為長沙市確診病例涉及小區。
上述被打差評的一些物業企業也向記者反饋,防疫支出要花成本,希望所有業主能按時繳納物業費,讓疫情防控費用有支持,防控物資有保障。也希望政府能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補貼物業公司的收入。
湖南省物業管理行業協會、長沙市物業管理協會聯合撰寫的《湖南省物業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報告》也指出,物業企業不是國家專職防疫部門,缺乏疫情防控的專業知識(物業既沒有防疫的法定義務,也沒有合同的約定義務),加之病毒通過飛沫、接觸等渠道傳播,物業員工存在重大的職業風險,被感染的機率非常大。
報告稱,“門崗人員需要測量出入人員體溫,近距離接觸大量業主與訪客,一個800戶的小區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員或車輛出行,一天至少要與160人次近距離接觸,因管制的需要,不少物業項目還減少了出入口,進一步增加了通行門崗的檢測壓力;此外,在正常運營活動中,物業人員還需要頻繁與環衛、社區、街道人員協調互動,參與對居家隔離人員的服務,進一步增大了感染風險。物業人員大多集體吃、住在項目附近,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旦值班人員感染,反過來又可能感染服務對象。”
“對于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可通過有關部門進行表彰和獎勵。”兩協會還建議政府充分重視物業行業在社會公共事件中的價值和作用,在應急處理機制中對物業行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物資供應保障進行研究和設計,建立切實可行的社區防護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物業行業在基層社區服務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