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療市場充滿了變革,近年來一系列醫改政策頻頻出臺,新政策都向醫藥市場傳遞了非常清晰的信號,那就是醫藥行業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了全面深化的階段,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能否把握機會,抓住機遇積極變革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醫療企業比之前任何時候更需要緊跟市場變化,獲取新的洞察,調整自身策略。
醫療服務就是醫院以病人和一定社會人群為主要服務對象,以醫學技術為基本服務手段,向社會提供能滿足人們醫療保健需要,為人們帶來實際利益的醫療產出和非物質形態的服務。醫療產出主要包括醫療及其質量,它們能滿足人們對醫療服務使用價值的需要;非物質形態的服務主要包括服務態度、承諾、醫院形象、公共聲譽等,可以給病人帶來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滿足及信任感,具有象征價值,能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
以往醫院管理的重心是醫院的醫療工作,因為醫療工作是醫院的中心工作。但隨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深入以及循證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和醫務人員認識到醫院的中心工作應該是病人而不是病癥。醫院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以病人為中心”更好的為病人服務。因此,醫院的經營戰略由“重技術、輕服務”向“重技術、重服務”轉變,醫療服務也由“普遍化、基本化、職業化”向“個性化、特需化、社會化”方向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健康觀念、對健康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從以治療為主逐步擴大到預防、保健、康復、美容等。此外在醫療方面,他們已不僅僅滿足于減少病痛、恢復健康,而開始注重就醫是否方便、醫療服務流程是否及時便捷、醫療費用是否合理等等,最后還會考慮人格是否得到尊重及隱私是否受到保護,個人是否獲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這種醫療消費需求上的上升及多元化趨勢要求醫療機構樹立新的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模式,在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還要提高醫療服務的水平兼顧服務的經濟性,并不斷開發新的服務項目。 因此醫療機構越來越重視消費者滿意度。
我們對市場的了解僅僅從需求方角度去調研就足夠了嗎?僅憑這種從下而上的方式能獲取對市場全面、整體的了解嗎?就能給出對企業有影響力的咨詢建議嗎?
群狼調研醫療業務單元下設醫療商務咨詢,醫療研究,醫療大數據/CRM團隊,為客戶提供供給端(自上而下-topdown)和需求端(自下而上-bottomup)的洞見,并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其客戶進行分類和標簽,實現個體化營銷管理。
1、服務內容
(1)群眾滿意度測評
了解群眾對公共管理機構、醫療機構的評價,提供分級、分類排名情況;為醫療機構內部績效評估提供支撐。
(2)群眾服務需求挖掘
從醫院的就診群眾出發,通過調查群眾服務期望和需求,挖掘醫療服務與群眾需求之間的差距。
(3)崗位服務質量監測
在崗位服務工作要求的基礎上,核查各崗位人員是否依據工作指引為顧客提供服務,可作為內部考核的依據。
(4)醫院短板研究
從群眾感知出發,鎖定醫院的服務短板,結合醫院客觀情況給予改善建議,并可舉行宣貫會。
(5)員工滿意度調查
了解醫療體系從業人員對職業的滿意度,提升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6)臨床科室支撐力度研究
評估臨床科室的支撐需求,以及各職能科室對于臨床科室的支撐現狀,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
(7)醫院客服中心構建服務
為醫院客服中心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協助醫院建立、運營客服中心。
(8)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
評估醫療系統信息化現狀,為優化信息化系統提供參考
2、經典案例
【長沙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
(1)調查目的:
對長沙醫院患者開展滿意度調查。
(2)調查內容:
①了解患者對醫院交通和停車便利情況的滿意度情況:
②了解患者對醫院硬件設施滿意度;
③了解患者對醫院衛生環境滿意度;
④了解患者對醫院便利設施配備情況滿意度;
⑤了解患者對醫院各功能布局的滿意度;
⑥了解患者對醫院醫生、護士及其他相關人員服務態度、專業性、處理問題及時性等方面滿意度;
⑦了解患者對醫院對病人隱私保護的滿意度;
⑧了解患者對醫院收費滿意度;
(3)調查方式:現場面訪調研
(4)調查樣本:1000份